日产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第三类技术日产的超变擎哲学
TUhjnbcbe - 2020/11/17 18:53:00

撰文

徐锋

B级轿车是所有汽车公司的战略要冲,地位相当于古代的三关拱卫洛阳城,进可攻退可守,作为汽车金字塔市场结构的腰部地带,上能冲击豪华车,下能打便宜的平民用车。

在汽车公司的业务里,A级车走量但利润低,C级以上利润高但销量有限,而B级车不仅满足一定的销量,还拥有可观的单车利润,所以被视作企业的中流砥柱,是车厂研发投入最大的一个板块儿。迈腾、雅阁、凯美瑞、天籁之于大众、本田、丰田和日产,就是一个品牌和集团的竞争力缩影。

天籁是一把标尺,用户对B级车不同阶段的需求,在天籁上都能找到解决方案,比如最早满足车子功能性需求,日产刻画舒适形象,天籁在乘坐舒适性上有着更大的优势,后来用户强调年轻化,企业瘦身重塑,最新一代的天籁在造型设计部分推倒重来,从一个40岁大叔蜕变成30岁精壮青年。

这种针对性的塑造,相比于德系列强,日系在B级车领域的动作更为敏捷和彻底。不过几家企业都有着各自的固执,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大众、双田和日产分别瞄准了不同的方向。大众的涡轮增压,双田的混动系统,日产开辟的是一条新的路子,最大程度压榨发动机的极限,命名“超变擎”。

技术路线上的差异,丰富了B级车市场,同时也把消费者进行了很明确的划分,花20多万购买B级车的人消费观念更加理性,也就是说谁的技术更打动他们,他们就会迈进谁的4S店。

天籁反扑:

超变擎+超智驾冲着谁去的?

丰田混动技术经历十年铺垫迎来了窗口,大众涡轮增压+双离合技术也经历了三代更新,消费者的认知随着市场反馈圈在了那里,天籁靠什么反扑?日产拿出了“超变擎+超智驾”组合的解决方案。

超变擎是针对发动机技术的升级解决手段,全球首创,从技术难度和实现的效果来看,能跟大众涡轮增压和双田的混动技术平起平坐。

VC-TURBO超变擎通过在传统的活塞结构上添加多连杆连接机构,利用控制转轴改变多连杆系统的结构,实现活塞行程的增加或减少,能在不同工况下,智能选择8:1到14:1之间的压缩比。

也就是说,当丰田苦心压榨发动机热效率时,日产用了很巧妙的心思,将动力和油耗这对冲突,从不可变转向可变。双田混动系统能保障燃油经济性,却在动力表现上欠火候,大众涡轮增压+双离合保证了动力储备,却在油耗上做不到极致。日产的超变擎恰巧实现了兼得,这花掉了日产20年的时间去研发,其中人力和资金成本不尽其数。

目前中国汽车业是合资品牌定义动力技术,自主品牌控制智能话语权,所以超变擎显然是冲着大众、丰田、本田的硬核来的,而超智驾是冲着合资品牌的软肋来的。因此,超智驾是日产技术反攻的进攻手段。

在智能辅助驾驶上,合资品牌并不是没有相关的技术储备,年日产西玛就成为了世界首台配备车道保持系统的车子,相比于新势力来说,传统车企做事更低调谨慎,涉及到道路安全,体量越大的全球企业越是不敢轻举妄动。

但同样是合资品牌,日产率先提出的超智驾概念,在和大众双田同样的竞争氛围下,取得了声量上的优势,日产是有底气的,ProPILOT超智驾已经在国内经过了38万公里的道路测试,在智能化驾驶爆发的节点,日产推出的节奏就显得精准有力。

15年技术路:日产的竞争杀手锏

“技术日产”是日产一直以来宣扬的口号,15年来的技术路线思路和重大节点的变化背后,是日系实用主义和的市场反应力的胜利。

尤其是日产在发动机技术上有了质的提升,超变擎的可变压缩比技术让内燃机的发展找到了突破口,以往人们对冲突的认知是无法协调的,就好像油耗和动力,空间和车身尺寸,操控和舒适是很难找到平衡点或者做到兼顾。

可变压缩比的出现反而打破了陈规,如果观察这些冲突,也大多是日系品牌来克服的,本田解决了空间矛盾,丰田解决了驾乘质感的摩擦,日产就是发动机领域的一个创新者。

ProPILOT超智驾系统是另一项技术产物,这项系统以单目摄像头与图像处理技术实现自动驾驶辅助。可以实现一键开启、全速域随时跟停、保持直行与转向时居中稳进等辅助驾驶功能,是一个高度融合前向探测、侧向探测以及智能泊车的辅助系统。

以上两点在日产天籁上均为首次搭载。按照日产目前的规划:年将有3款东风日产车型搭载ProPILOT超智驾系统。年将进一步升级超智驾系统。到年,日产将实现旗下全车系搭载ProPILOT超智驾,车型级别搭载达到70%,进入全面的自动驾驶时代。

定义权分流:天籁重新诠释舒适

日产,丰田逐渐将自己的角色转向出行服务公司,也就是说除了产品的提供,还将精力放在出行形态的构建上,这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形态。在全面进入自动驾驶时代之前,B级车的定位也发生过微妙的变化。

消费者变年轻之后,车企打造的产品也更贴合新生人群的标签,比如动力和操控,但在自动驾驶来临之后,显然这两点不再会成为人们的主要需求。日产本身具有很强的舒适性产品基因,但在更为宏观的规划之下,舒适的定义也需要被重新诠释。

这种舒适不再是简单的座椅柔软和氛围温馨,而是一种对驾乘人员心理上的触碰,是深刻且全方位的。在这样的一个过渡阶段,日产恰恰用超变擎+超智驾组合打造的舒适科技迎合了这个需求。

超变擎可以抵消人们对油耗的担虑,又能满足中低高行车场景下的动力需求,打造的是消费者心理深处的一种宽慰感,而超智驾又构建了一种新的出行行为,从实际的作用又会形成用户的信任感。这两者的组合,从用户最基础的需求出发,延伸到了未来的出行形态,这也是日产不自觉塑造出的高级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三类技术日产的超变擎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