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制造”的崛起下,曾不可一世的日企正在节节败退。
尽管日本索尼汽车掌门人川西泉曾公开炮轰中国新能源汽车“全是华而不实,没有技术含量”。但在外界看来,这或许是日系汽车的垂死挣扎罢了。数据显示,年我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在创新发展方面,目前汽车领域的变革也都围绕中美两国进行,曾经在技术与市场上领先的日系车优势几乎已消失了。
而目前在前沿生命科技中,又一日系光环正在迅速消退。据我国媒体报道,在中国科技企业“瑞健未来(Rlab)”研发出1.9倍大气压民用高压氧舱后,日系氧舱在华市场份额正在逐步减少,甚至出现被质疑质量“掺水”的丑闻。
01日本垄断技术20年,扬言只卖整机不卖技术多年来高压氧舱一直在国内外富人圈中久负盛名,常因其“抗衰”潜力被卖出千万天价。
所谓高压氧舱,是指在高于一个大气压(1.0)的舱内,进行高纯氧的摄入。数百年来,其陆续被发现能有效针对70多种问题,更在0年被发现与生命时钟——端粒长度有着密切关联(国际期刊《Aging》显示,端粒越长,越年轻)。
而于民用高压氧舱而言,压强大小至关重要。由于我国在前沿生命领域的技术欠缺,前期氧舱市场都已被日本研发的1.5ATA(1.5倍大气压)民用高压氧舱所瓜分。数据显示,巅峰时期我国民用高压氧舱市场上,有80%的氧舱都是从海外进口。
尽管后期我国投入大量人力与财力,研发出1.1ATA民用高压氧舱,但是在日本1.5ATA面前,却是“压根不够看”。
“小体积的私人家用舱,气压每上升一点,都是对技术人员的巨大考验。”国内高压氧舱资深专家董先生表示。
而当我国想派遣技术人员进行交流时,他们不仅直接拒绝,甚至还扬言只卖整机不卖技术,并还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据悉我国港岛“赌王”晚年所用的高压氧舱就高达人民币万元!
事实上,除了高压氧舱这类前沿生命科技,过去20年间,即使是马桶这种基础家具,曾经国人也会远渡重洋赴日买入。那时的日产,相较“声名狼藉”的国货来说,是高质量的代名词。
02国产强势出手,海外氧舱风光不再!然而神话终究有破灭的时候。
随着高压氧舱“抗衰”热度越来越高,学界对其压强研究也越发深入。近些年陆续有研究发现,民用高压氧舱气压值在1.6-2.5之间设备性能最佳。国际权威机构海底高压协会也刊文表明,1.5ATA之下的高压氧舱潜力尚未有科学实验证实。
与此同时,随着国内高压氧舱领域持续发展,技术也在迅速迭代。2年我国研发出1.5ATA民用高压氧舱,在压强上抹平与日系20年技术上的差距。
为了适配更高压强和私用更小体积,年我国瑞健未来(Rlab)接力发展,投入上亿资金和大量人才,不断攻克压强控制、钢材萃取、传感器等方面的技术难题,最终研发出全球首个1.9ATA民用高压氧舱,远远超越日系氧舱。
随着技术突破,国产高压氧舱的价格也随之大降。据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