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ePOWER无能为力,技术日产黔驴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有治好的吗 https://www.cqcb.com/dyh/live/dyh2671/2018-11-22/1253103.html

导读:奇骏、楼兰全军覆没,逍客、天籁处境艰难。所有的这些,正是这家车企过往对中国市场态度的直接后果。

(文/潘昱辰编辑/娄兵)日产汽车在中国的近况不妙。

今年上半年,东风日产累计销量约45万辆。表面上看,在上半年因疫情、供应链不稳和地缘局势等一系列负面因素的影响下,这一成绩还算差强人意。

可如果仔细分析日产在华的车型结构即可发现,在这45万辆的销量中,有一半都来自经典“买菜车”轩逸。而在超过20万辆的轩逸中,有一半来自轩逸·经典,也就是上市达10年之久的第十三代轩逸。

作为国际知名汽车制造商,一度以“技术日产”著称的日系三强之一,日产竟需要一款多年前上市的低端老车型撑门面,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为何新车在“新四化”时期突然“不香了”?问题的答案,在被日产寄予厚望的e-POWER车型上可见一斑。

作为迎合碳排放政策和电气化趋势的产品,日产轩逸e-POWER车型上半年累计销量仅1万多辆,仅占轩逸总销量的不到6%,东风日产总销量的不到3%。

e-POWER本是日产与丰田THS、本田i-MMD相抗衡的油电混动技术品牌。但两田的混动车型早在5、6年前就已进入中国市场销售,而日产e-POWER的首款车型却直到去年11月方才上市。当竞品在华逐渐打开知名度的时候,日产却还在“磨洋工”,最终丧失了先发优势。

此外,“技术日产”一度是这家日系车企最重要的标签,但这一点并没有在e-POWER新车上得到体现。

为绕开两田“油电”混动的壁垒,日产e-POWER采用了类似增程式电动的技术,与当下在国内热销的理想ONE、ATIO问界M5相近。在增程式系统中,汽车完全依靠电机驱动,发动机(增程器)仅用于发电。

与两田的混动车型相比,e-POWER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也更低。不过,轩逸e-POWER的发动机(增程器)排量仅1.2L,电池的电量更只有1.5kWh,综合最大功率也只有kW。更重要的是,日产e-POWER无法像理想ONE、问界M5那样通过外部充电来维持能量,导致其纯电动续航里程较短。

此外,与能直接使用发动机驱动的两田混动系统不同,e-POWER一旦进入高速路况,只能通过小排量增程器来不断为电机供电,造成能量损失并导致油耗升高,燃油经济性相较传统汽油车并无优势。

另外在中国,插电混动车型有免购置税、不限牌等政策优势。同为增程式电动,理想ONE、问界M5因为可以外部充电,也被视作插电混动汽车,而像e-POWER这样只能加油的车型就不得不望洋兴叹了。

至于性价比这个消费者最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