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探访南通市区建筑垃圾运输处理变废为宝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诚信医疗 http://www.ykhongye.com/bdf/2066.html

南通市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但产生的建筑垃圾却与日俱增。这些建筑垃圾流向何处?如何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连日来,记者实地探访建筑垃圾运输、处理以及如何“变废为宝”。

建筑垃圾日产日清,为老小区改造提速加码

16日上午10点11分,一辆渣土车缓缓驶入崇川区任港街道城港社区,15分钟以后,车子就装满了建筑垃圾。“改造涉及外墙翻新、屋面改造、平改坡、雨污水管网等,前期建筑垃圾比较少,但做混凝土道路的时候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每天要用10车至20车清运。”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城东街道正在改造的新桥片区划定建筑垃圾堆放点。各单元楼产生的建筑垃圾通过小型接驳车运送到堆放点。“多辆接驳车同时运作,基本做到了建筑垃圾一产生就运走,不影响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与出行。”城东街道城建办办事员王烻宇说。

主城区老小区改造项目目前大多进入扫尾阶段,崇川区环卫所所长、建筑垃圾转运中心主任倪建华介绍,自今年1月至10月,该区共组织清运建筑渣土车,合计约17万吨,为老小区改造提速加码。

市区辆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均纳入监管

“建筑垃圾产生后由运输企业负责转运,但清运过程若不受监管,那渣土车垃圾乱倒、超载、扬尘、危险驾驶等行为就不受控制了。”市城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三大队负责人易思延告诉记者,南通市建筑垃圾监管服务平台今年4月正式运行以来,已将市区28家建筑垃圾运输企业的辆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纳入监管,实现“一张网三只眼”,数据共享全程监管。

南通市建筑垃圾监管服务平台(“一张网”)作为智慧城管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通过制度管理与科技手段的有机融合,实现市、区管理一体化、服务监管一体化、审批执法一体化。“三只眼”智能摄像头分别监控建筑垃圾运输车行驶情况、道路情况和建筑工地出入口情况。

如今,在道路、工地行驶工作的渣土车都有共同的特点:车厢有绿色密闭篷布、车顶有白色顶灯、车尾有黄色放大车牌、车门喷涂上了醒目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