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技术日产,用ePOWER打开新能源时代 [复制链接]

1#

乔伊

日产从来就不是一家默守陈规,乐于跟随的公司。

从上世纪三十年成立开始,他们的信条就一直是打造出“敢为人所不敢”的产品。也正因如此,在日系汽车最重要的“三驾马车”中,日产一直以其对于技术的独特理解,并敢于开拓,确立自己的地位。

从GTR,到公爵,从大面积应用CVT变速箱,到研发出发动机的可变压缩比技术。日产在汽车的内燃机时代,不断推出领先的技术及产品,并让“技术日产”的名头响遍了汽车界。

不过,时代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的,在如今的新能源汽车时代,各家车企都已经将赛道切换至混动乃至纯电动的当下,一向以技术取胜的日产,又将要怎么做?

与其搞平衡,不如创新路

既然日产管自己叫“技术日产”,那么其在汽车技术领域的前瞻性其实是不用怀疑的。事实上,日产在几十年前早就已经研发过纯电动汽车了。

我说的可不是在年被引进国内的纯电动版轩逸车型。其实早在企业创立的初期,也就是上世纪的40年代,日产就已经开始着手研发纯电动车型产品。年,日产研发制造出了品牌旗下的第一款电动车产品——TAMA。

尽管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款搭载4.5匹马力电机,装载能力仅有公斤、最高速度为35.2km/h的纯电动车,在各项性能指标上都无法与如今的纯电动汽车产品相媲美。但在当时,作为日产品牌的纯电动车鼻祖,TAMA已经十分了不起。

显然,这些数据与配置在如今看来,依然是纯电动车厂商在宣传时不遗余力想要传递的,领先的技术亮点。随后的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MarchEV,以及90年代后期采用了锂电池技术的PrairieJoyEV,也就是把纯电动车的领先性,多次向前推进了。

因此,如果在纯电动领域的技术积淀,日产完全可以当之无愧地成为目前市场上最具有发言权,也最可以快速将更好技术实现量产的汽车品牌之一。但在纯电动领域走得更早的日产,也同样很清楚纯电动车的利弊。

纯电动车的安全性、续航能力,以及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是阻碍人们选择它的重要短板。而在短期内,除了为了更好的环保性而选择电动车路线外,其实在技术领域,它与内燃机车其实互有优势与缺点,如一道巨大的鸿沟,无法在短期内填平。

这样的缺点,更多的催生了使用者在心理层面焦虑。因此,诸多厂商希望通过更丰富的技术路线,来寻找更为平衡的解决方案。如轻混、重混、插电式混动等一系列技术路线,皆因此而生。

而日产,既然要秉持公司创立之初“敢为人所不敢”的企业信条,那就不能仅仅只是追随其他人的路线,而是要更加大胆地去探索、去开创。

因此,e-POWER这个全新的路线,就诞生了。

不搞平衡,却实实在在地平衡了

e-POWER究竟从何而来?其实看了之前日产研发电动车的历史,就会知道,在这个领域浸淫久了,工程师们就一定会想办法突破某一项技术天然存在的技术瓶颈。

年,日产汽车的工程师就开始尝试将车辆蓄电池的容量降到与当时已经逐渐兴起的混合动力车型相同的水平。更在此基础上,提升了车辆的静谧性和能源的高效利用性能。

与此同时,日产也在同步推进将发电机集成在紧凑车型上,并利用电机进行驱动,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动力系统的刚性,同时改善振动及噪声。这些在不同技术领域的尝试,成为了高效且节能的e-POWER技术的源头。

日产的e-POWER究竟有多节能?其实在不久前我就试驾了搭载这项技术的日产轩逸车型,油耗达到了超低的市区工况3.9L/km。而且还是在全车载重妥妥接近半吨的情况下。而在体重更轻的人开来,实际使用油耗甚至有低到过2.8L,这无疑是非常节能的表现了。

等等,为什么我还在说油耗,而不是耗电与续航?

事实上,e-POWER技术驱动汽车时依然采用的是全电机驱动的模式。在搭载e-POWER技术的车型上,燃油发动机不再与车轮直接关联,因此也就不再直接驱动车辆前进,而是仅仅为电池充电,再由电池发出动力。

同时,发动机不再用于输出动力,也同样减少了动力的损失。从而在保证为车辆提供更大瞬时扭矩的同时,提升驾驶的反应速度,让行车更为顺畅。

通过燃油发动机、发电机、逆变器以及电机的有机结合,采用了e-POWER的车辆形成了发动机与发电机发电,电机输出电能的全新行驶模式。如果我说的这些都不太好理解,那么你可以更直接地理解为日产将充电桩直接装在了车里。

e-POWER技术的整体设计思路,比插电式混动更进一步,在彻底消除了用户对续航里程以及补能的焦虑的同时,也有效地杜绝了插电式混动的车主只用油,不用电所带来的,环保效率的直线降低。可以说真正将日产“敢为人所不敢”的信条,以及与时俱进的“零排放”愿景践行了出来。

更多尝试,远不止e-POWER

当然,既然是新时代,光有新能源的新路径,显然并不足以支撑起日产在未来时代的新产品规划。智能驾驶辅助与人机互联科技,必然是日产未来产品技术路径最稳固三角形的另外两个“角”。

年,日产推出了L2级别的"ProPILOT智控领航"系统,以实现日产智行的产品目标。相比较当时的日系车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基本只有本田的HondaSensing系统,可以与之媲美。而在年,日产将之搭载在了天籁之上,以打造在30万以内级别车型上,领先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在实际的行车过程中,ProPILOT智控领航系统,能够实现同级自动驾驶所需功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前向雷达、广角摄像头、前后八个超声波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周边,以实现车辆IFCW智能前向碰撞预警、MOD移动物体/行人探测预警系统以及EAPM油门误踩智能纠正。

尽管如今看来,已经搭载在天籁、奇骏和逍客三款车型上的ProPILOT系统,在很多主打智能的新势力汽车品牌上,也已同步拥有。但在年就着手研发,也更凸显了日产是一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