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未来播客的10个预测专栏 [复制链接]

1#

我从13年开始收听播客,几乎每天都听1到2个小时,上下班路上,运动的时候,睡前都听。14年,我开始自己制作播客,前前后后做了3档节目。虽然也经常会鼓动身边的朋友家人收听播客。但相较于其他内容媒体-文字,音乐和视频,始终觉得音频更小众,一点儿也算不上主流媒体。播客产业基本扮演“补充媒介”,甚至是以声音搬运工的角色进入大众视野。播客的未来到底在哪里?未来播客的发展会出现哪些趋势?

1.播客将迎来长足发展

从早到晚所有双眼被占用的场景中,开车,通勤,做家务,运动的时候,耳朵几乎是唯一可以占用的感官。美国人每年会在公路上花费的时间超过亿小时,这是一个消费音频内容的绝佳场所。在美国,播客的渗透率已高达70%,仅广告年收入就超过7亿美元。

而中国早已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虽然目前国内播客的主流受众还是知识阶层,但随着用户习惯的养成,使用场景的增加,收听人群会慢慢扩大,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

年6月Google恢复之前关停的泛播客应用,重新命名为Googlepodcasts,并在GoogleHome智能音箱中加入了对播客的支持。“随着对播客的认知和用户习惯的养成,我们将看到Android播客用户的强劲增长。”GooglePodcasts产品经理Zack非常看好Android端播客的成长潜力。

Spotify则于年初花3.4亿美金收购了GimletMedia和Anchor播客应用。国内,腾讯投资喜马拉雅FM并推出企鹅FM,而小米投资并默认安转荔枝FM。巨头在音频领域的频频布局将显著促进行业发展。

荔枝FM是国内领先的播客应用。其创始人赖羿龙自称是在音频平台里面唯一会去做主播的CEO,“荔枝的实际价值还远远未被外界真正感知到。”他认为声音经济刚刚开始,很多新的东西还没有被挖掘,未来还有更大的空间可以去做。不少投资者们显然认可这个说法。曹琪是GGV纪源资本市场副总裁,她认为“播客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媒介,有着独特的媒体形式,听众长尾效应和丰富的表现手段”。她同时也是播客《创业内幕》主理人。“播客可以帮助我们对外有效、持续传达基金的投资逻辑和市场洞察。我们18期节目有超过万点击量,单期最高点击将近40万,这充分说明听众对这类内容的认可。”她的同事徐炳东在该节目中谈及当年对喜马拉雅FM的投资时是这样评论的,“播客有自己的特殊场景……公司(喜马拉雅)这种发展机遇绝无仅有,当时我作为投资人我都想去创业。”

根据极光大数据(NASDAQ:JG)显示,国内播客平台领*企业喜马拉雅一直保持了稳定的增长,app渗透率已达14.5%,位列排行榜第36名。喜马拉雅FM创始人兼联席CEO余建*笃信音频的潜力,“所有的应用都是在抢用户时间,所以未来有机会的事情是帮别人省时间而不是占有时间。”虽然现阶段国内播客发展与美国仍有一定差距,但播客以其伴随性的优点,应用场景的扩展,商业模式的延伸,将很快迎来长足的发展空间。而未来一年很可能是播客爆发增长的一年。

2.场景多元化:智能扬声器,智能家居,汽车等将极大丰富播客使用场景

年亚马逊推出了一款全新概念的智能音箱:Echo。这款产品革命性的将语音助手技术植入到传统音箱中,从而可以实现比如仅用语音指令就可以播放新闻、播客的功能。后来这个被称为“Alexa”的语音助手又被植入到冰箱等智能家居里。竞争对手苹果也把语音助手Siri加入到了其推出的Homepod智能音箱上,甚至其推出的Carplay智能车载系统,及其最新发布的无线耳机Airpods。现在用户只用说声“HeySiri,播放播客”即可以在客厅,车里,甚至跑步的时候播放播客。用户从来没有可以这么简单地在这么多场合收听播客。

在播客领域投资频频的Spotify,于本月中旬又宣布正在测试一款车载语音助手。亚马逊则已经研究EchoAuto很久了。而据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音箱出货量增长了%,超越美国成为领头羊,全球市场份额达到51%。百度,阿里巴巴,小米成最大赢家。

语音助手的普及已经改变了消费者行为,用户会花更多时间收听音乐、新闻、播客和有声读物。蜻蜓FM创始人兼董事长张强非常看好其在车载音频市场的应用,“随着车联网技术趋于成熟,5G的到来,语音交互方式的普及,网络音频在车内场景的渗透率会不断提升。”同样看好车载音频市场的还有喜马拉雅FM。

早在年,喜马拉雅FM就推出了“喜马拉雅INSIDE”开放平台,由喜马拉雅提供技术和内容输出,为智能硬件产品提供有声内容解决方案。“喜马拉雅FM从来都不只是一个音频APP,我们做的是一个音频生态圈。”余建*解释到。“我们将通过“硬创新”构建完整音频生态圈,通过语音控制实现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的音频播放。我们已和全国几千家公司开展了合作。”喜马拉雅FM还联手了宝马、奥迪、大众等60家整车厂和TSP方案商将内容批量分发到各品牌汽车上。

播客场景的多元化主要得益于其伴随性特征。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相对于视频、图片及文本,音频的使用场景最多样。在其占主导的场景中使用占比最高高达50.6%,而开车、上下班通勤、做家务等场景中,使用占比也均超过35%。而随着语音助手将这些不同场景的打通,用户将可以实现在不同设备间无缝同步播放,比如下班路上用Carplay来收听播客,回到家里用Homepod智能音箱,晚上跑步时用Airpods继续收听。播客的消费门槛从来没有这么低,这必将提高现有用户的使用频率,并拓展到许多以前不使用播客的用户。

3.播客的商业价值将加速被挖掘。

现象级的《Serial》把播客带到大众面前,证明了播客作为文化产品也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在国内,目前播客的商业价值被低估。而在线获客成本的高企,及互联网红利的流失,将迫使企业突破传统媒体而探索音频。张强相信“音频领域将成为增长最快的广告形态。”用贴合电台调性的口播广告进行内容植入,结合广告主提供的关键词搜索、落地页、优惠码等手段进行数据监控,为广告主带来品牌传播效应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并追踪实际转化效果。

独立播客长久以来面临的无法为品牌提供大宗播放的问题也在慢慢得到解决。“我们成立播客公社就是希望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播客公社创始人老袁听上去信心满满,“品牌企业的营销支出将持续增加。利用公社搭建的播客网络能够进行大宗广告分发并交叉推广独立播客的节目。”

众多其他诸如知识付费,定制周边,电商,虚拟礼物等创新变现模式的涌现也验证了播客的商业化价值将很快被挖掘出来。好内容天然离钱很近,尤其是离钱近的垂直领域的内容,比如汽车,游戏,电影。壹娱观察的刘鑫报道,“野史下酒电台就推行了一个IP延伸周边,找酒厂定制卖酒“百梦解”,只能在电台官方买到,销量据说不错。”另外一些垂直类播客,因粉丝和某些品牌的匹配度,可以做一些品牌赞助,比如东风日产冠名《晓说》,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这一年各种不同模式的知识付费类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众多播客应用也纷纷试水。在余建*看来,音频是天然的知识媒体。“吴晓波频道在喜马拉雅每次的播放量是他在爱奇艺上的4.5倍,他的音频是独家的喜马拉雅,视频是独家的爱奇艺,爱奇艺的用户可能总量至少是我们的10倍以上。”同一现象也在其他知识脱口秀、知识节目上观察到。

音频的低门槛让它可以在更多场景得到消费。正因为如此,音频平台对付费内容的投入也持续增加。蜻蜓FM就“用大量的优质有声小说资源,与移动、电信、联通三家运营商开展深度合作。比如运营商上会有看书、听书的产品,里面都带了蜻蜓FM的音频,用户如果订阅的话,这里面会有很大的一块商业价值,目前这部分的收入也相当可观。”张强透露到。

在以音频为主的内容付费产业链上,还会诞生很多内容创业机会,“比如拆书编辑、有声书播客、音频内容创作者、播客公社等,过去在传统媒体时代,特别是广电系统培养的专业人才依然有机会脱颖而出。”新榜内容副总监夏之南对音频内容的机会很看好。当然找到合适的变现方式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荔枝FM就做过很多变现尝试,比如电商、粉丝经济,也尝试了知识付费,但都不算成功,直到推出虚拟礼物和语音直播功能。“仅3个月,语音直播为荔枝带来的月收入就超过了万元。”赖奕龙分享到,“现在,在以语音直播为主要营收来源的情况下,月收入达到1亿,并于去年实现了规模化盈利。”随着用户基数的增加,品牌方意识的提高,第三方服务机构MCN产业链的完善,播客及音频平台的变现能力将显著改善。

图:《创业内幕》录制现场

4.IP内容的播客化,播客内容改编成其他小说电视等媒体形式,将越来越多。

早期播客的内容很多是从视频内容搬运而来,比如《锵锵三人行》是先有电视节目再后来压缩到音频,高晓松的《晓说》也是。随着播客内容制作产业链的成熟,越来越多的多媒体内容制作方将把播客纳入其内容矩阵成为重要的一环。HBO就在其最新高分好评美剧《切尔诺贝利》5月7号上映当天发布了其与NPR美国国家电台合作的同名播客,由制作人,编剧及幕后团队讲述制作思路及幕后细节。不少媒体也推出每日新闻播客,据路透社年新闻报告显示,75%的受访者认为音频将成为关键的内容组成部分。78%的受访者还认为,新出现的语音交互技术,将对新闻读者在未来几年内访问内容的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在国内,科技媒体36氪和高迪传媒合作率先推出了有声版。有声新闻的普及,还将得益于飞速发展的语音转文字的技术。很多公司都在大力投入发展文字转语音的技术,比如科大讯飞,就推出了一个主打有声阅读的产品「讯飞有声」。用语音合成技术代替了人工朗读,可以一键朗读新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